一对一:约翰与洋子原名:One to One: John & Yoko,
发布于2024年。由凯文·麦克唐纳、萨姆·赖斯-爱德华兹执导,集众多位约翰·列侬、小野洋子、The Plastic Ono Elephants Memory Band、杰里·鲁宾、安迪·沃霍尔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。并于2024-08-30(威尼斯电影节),2025-04-09(英国),2025-04-11(美国)公映的电影。
豆瓣评分8,算是一部高评分电影作品,亲们,能有此分数的电影也为数不多呀,推荐大家值得观看。类型为纪录片、传记的电影。创作于英国地区,具有英语语言版本。
小兵分享暂时没有为您收集到在线或者下载资源,我们将会努力的寻找,请您继续关注。
豆瓣评分8,算是一部高评分电影作品,亲们,能有此分数的电影也为数不多呀,推荐大家值得观看。
——以上信息由小兵分享提供
sdebut
流行音乐史上最为人熟知的人物之一的演唱会电影还能拍出新**不容易。将演唱会片段、两人筹备的电话录**同**美国重要社会**及日常大众娱乐的电视素材打碎重组,成功将这次政治性极强的演唱会在*****contextualize;当然其中的反战、种族、女性主义等等议题在当今也仍然迫切。
咯咯精
本来没打算看完I thought I knew the most of it but! 真的很多没看过的素材,看电视剪辑的思路很精炼有效。尤其喜欢Yoko的部分。再一次电影节电影院看演唱会的快乐。
**难民
很多人不敢提 江列侬艺术人格的最终形态是靠洋子完成的 当年greenwich真是群贤毕至 金斯堡也串联起太多 新的**歌手代替旧的 大国政治晴雨表 世界中心在纽约 他的终结是偶发 随机 是命运 是必然 可并非因果 当洋子的叙述被一字一句打在屏幕上时 还是抽动了 **要上舞台 然后不被击倒
象牙塔塔
实验性的暴力拼接,但是吸引人的只是列侬的音乐本身,影片的实验剪辑就像是播放下一首的中场广告一样无聊
lone ranger.
John和yoko像斗士一样的一生,缩影在这一部纪录片中,政治、公益、战争、大众评论、家庭,共同构成John Lennon创作中的灵感来源和回馈对象。唤醒,可能是他创作的关键词,唤醒沉睡麻木的心灵,积极追求**平等与爱,勇敢反**争**和政治不公。imagine里面有他完全的价值观,是他和yoko共同的奋斗主旋律,简直泪目。如果大家都这么想,天下大同,只为爱和梦想而活,会有多好。现在看来,这世界跟他生活的那个年代比,似乎也没有变得更好。****的JohnLennon在哪里?
路过蜻蜓
快到最后的时候影厅开始响火警,跟着人流跑出去停了一会儿又说没有什么事,影片继续播放。回去坐好已经只剩一半人,重新放起来几分钟正好唱起imagine。原谅全世界。
HatcherZ
出乎意料的好看,借由房间里的电视为载体,通过电视节目,切身体验两人创作演唱会和艺术表演的动机,整体表达的是抗争权威,反战和平,天下大同,和平主义,关注弱势群体,世界一体的崇高理想。《Imagine》响起来那段最动人,气氛烘托的很动人,画面很美。小野洋子的部分确实是没关注到的,她的行为现在讨论已经没意义了,她也不是直接导致乐队解散的所有原因,但她却作为解散后的主要攻击对象,其实我也是觉得不公平的,至少约翰列侬在解散后并不是一事无成,他们创造引导出了更美好的想象和世界,也算是一个壮举,我们对她的看法也许不应该那么极端。#电影博物馆IMAXGT
黑特-007
【ANU】说是列侬与洋子,其实是借由他们的**展现了70年代***的政治风情画。电视素材也巧妙呼应二人看电视的18个月。回想几年前沉迷听《Imagine》的时期多少是有些抑郁的,现在听到“you may say l’*** dreamer/ But I’m not the only one”则可以报以微笑了
CosmoCandy
#Venezia81# 好爱这种60-70年代美国社会(亚)文化素材拼贴,忠实而平等地呈现Lennon和Yoko的政治艺术人生。《Imagine》旋律响起时,发现大家都在黑暗里偷偷抹泪(我也是)
阿阿
很难忘的一次观影体验,看到一半警报响了,走了一大半人,再回来时候列侬在台上唱歌,电影里的人,和影院的人同时都在欢呼鼓掌。和朋友感叹,这个**是否还能有这样身体力行,用自己的影响力试图创造改变的艺术家